在線留言
ONLINEMESSAGE
瓷磚鋪貼空鼓是因為“荷珠效應”?真實原因卻是......
最近盛傳一種說法,
低吸瓷磚背后白色粉末形成的"荷珠效應",
會使瓷磚在鋪貼過程中沾不上水泥,
后期還容易發生空鼓脫落等現象,
但,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?
WARTER ABSORBTION
什么是"荷珠效應"
低吸瓷磚背后的白色粉末,其主要成為是“氧化鎂”粉,用于減少磚坯和輥道窯之間的黏連;也正是這層介質,當我們把水淋到磚坯背面,就有可能出現“荷珠效應”。
為證實網傳說法的真實性,
我們咨詢了多位有豐富裝修經驗的師傅,
并進行了一系列的對比實驗,就只為了尋找
造成低吸瓷磚鋪貼脫落的真實原因!
△ 視頻:瓷磚鋪貼對比實驗
視頻中,我們在開拓者肇慶生產基地
隨機抽取多片"有荷珠效應"和"無荷珠效應"的
低吸水率瓷磚,在墻面和地面分別使用
不同的鋪貼方法進行對比實驗
鋪貼過程描述
01、墻面鋪貼(400x800/600x1200mm)
400x800mm規格采用純水泥漿、(雙組份)界面劑+純水泥漿、瓷磚膠這三種鋪貼方法進行對比實驗。
600x1200mm均抽取"有荷珠效應"的產品,采用(雙組份)界面劑+純水泥漿、瓷磚膠這兩種方式進行對比實驗。
鋪貼結果:
400x800mm使用"純水泥漿"鋪貼的瓷磚背面,僅留存少數的水泥塊痕跡;使用(雙組份)"界面劑+純水泥漿"和"瓷磚膠"鋪貼的瓷磚背面,則留有較多的粘合劑痕跡。
600x1200mm使用(雙組份)"界面劑+純水泥漿"和"瓷磚膠"鋪貼的低吸瓷磚背面,都留有大面積的粘合劑痕跡。
800x800mm規格同時抽取"有荷珠效應"和"無荷珠效應"的瓷磚進行地面鋪貼,鋪貼方式為純水泥漿、(雙組份)界面劑+純水泥漿這兩種進行對比實驗。
鋪貼結果
水泥漿鋪貼:"有荷珠效應"和"無荷珠效應"的瓷磚,經師傅用力錘擊后,分離出來的水泥塊上均印有清晰的瓷磚底紋紋理。由此說明,低吸瓷磚和水泥漿是能產生粘結作用。
(雙組份)界面劑+純水泥漿:"有荷珠效應"和"無荷珠效應"的瓷磚產品,即使師傅沿著瓷磚和瓷磚膠的粘合處用力敲打,瓷磚和瓷磚膠凝塊還是緊密粘合在一起的。
鋪貼結果分析
通過上面多組鋪貼實驗,我們可以看出:同一種鋪貼方式,"有荷珠效應"和"無荷珠效應"的鋪貼結果是相同的;不同的鋪貼方式,才會造成不同的鋪貼結果。
鋪貼方式
#
純水泥漿鋪貼解析
廣東制造的低吸瓷磚(吸水率0.018%-0.025%),使用純水泥漿鋪貼能產生粘結作用,為什么后期還會出現瓷磚空鼓脫落的情況呢?
1. 水泥漿需要現場攪拌,配比是否合理、攪拌是否均勻,以及施工水平也對鋪貼效果有較大的影響;
2. 水泥漿是由水泥和水發生水化作用,從而產生粘結效應,而水化作用在20年內都會不斷改變,從而導致水泥凝塊體積逐漸縮小。
3. 墻體在長時間作用下會發生張力改變,當鋪貼留縫不夠,同時伴隨水泥漿凝塊收縮,瓷磚就很容易會出現瓷磚崩落滑移等情況。
鋪貼方式
#
(雙組份)界面劑+水泥漿&瓷磚膠
近幾年被逐漸普及的"(雙組份)界面劑+水泥漿"和"瓷磚膠"的粘結原理,是通過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復合反應,從而產生比純水泥漿強大3-4倍的粘結力,并基本不受水分、溫度、風化作用的影響。
因此,"(雙組份)界面劑+水泥漿"和"瓷磚膠"更適用于廣東制造的低吸水率瓷磚和大規格瓷磚。
鋪貼對比實驗總結
純水泥漿
可應用于地面鋪貼。須規范操作漿料準備和鋪貼工藝,減少因水化和風化作用而導致的瓷磚空鼓開裂情況。
不可應用于墻面鋪貼。純水泥漿鋪貼粘結力易受外界因素影響,結合重力、張力和安全性考慮,不建議應用于墻面鋪貼。
(雙組份)界面劑+純水泥漿
可應用于地面鋪貼。經科學的材料研發和配比,粘結力更強,粘結作用持久穩固,規范操作下基本不受外界因素影響。
不建議應用于墻面鋪貼。經局部捶打試驗,水泥凝塊還是較易敲掉,結合重力、張力、撞擊力等因素考慮,認為該方式應用于墻面鋪貼存在較大安全隱患。
瓷磚膠
可應用于墻面和地面鋪貼,墻面鋪貼建議使用瓷磚膠+拉槽掛鉤的形式。
瓷磚膠具有強效粘結力,且粘結作用基本不受外界自然因素影響。結合上述多組對比視頻,經外力錘擊后,瓷磚膠仍然緊密粘合在瓷磚背面。因此,該方式鋪貼安性和牢固性是最高的。
通過上述詳細的鋪貼對比實驗
明確"荷珠效應"不會對瓷磚鋪貼產生影響
在購買使用低吸水率瓷磚時
請務必按照低吸瓷磚的物理特性選擇鋪貼工藝
才能更好的減少瓷磚空鼓脫落的情況發生!
-END-